Friday, December 07, 2007

峰會只是造勢 環保需要行動

世界日報──社論

峰會只是造勢 環保需要行動

【社論】如果說,要讓全球領袖、科學家、民眾都認識到,地球暖化是鐵的事實,而造成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人 類的活動,是一個漫長和充滿爭議的過程,但畢竟還是成為了現實;那麼,要讓各國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真正達成共識並付諸行動,那恐怕不僅是一個充滿爭議 的漫長過程,更可能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原因無它,實乃因為這裡涉及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糾紛太過複雜,誰也不願意「捨己救人」,犧牲自己國家的發展 機會、競爭優勢、生活水準,去成全「拯救地球」的偉大使命,政客如此,普通民眾又何嘗不是如此?全球化的成敗、人類和平共存的成敗、地球村的成敗,在對付 氣候變遷問題上將會有定論。

聯合國最大一次的氣候變化會議已經在印尼峇里島拉開了序幕,共有180多個國家的1萬5000人與會,期間還將舉行領袖 峰會。雖然有環保組織諷刺這些人將會製造10萬噸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但是,全球共同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光這個嘗試,也是值得肯定的。問題是,在全 球形成氣候暖化問題嚴重的共識之後,各國都遭遇了輿論的壓力,出來表態成為最新的「政治正確」,或者說是「時髦流行」,但鑒於問題的複雜,會議要取得真正 的成果很難。

這次會議概括而言,有兩個主要的議題,一是對京都議定書的原則再作確認,一是為制定新的減少排放廢氣制定強化措施。有人說,隨 著澳洲新總理陸克文簽署京都議定書,西方已開發國家只有美國拒絕,其實不然,布希政府雖然不簽,但實際上已經簽署的西方國家不少也沒有可能達到強制性減排 目標,所以京都議定書還只是空中樓閣,是神主牌,但並非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因此加拿大等國幾乎將其擱置不理。而在京都議定書中沒有被規定要減少排放的 中國、印度,隨著經濟的起飛,逐漸成為繼美國之後全球最大的廢氣排放國,但是,中國印度仍強調自己不是已開發國家,因此不會接受限制排放約束,來延緩經濟 增長,他們認為,西方國家應該為此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技術轉讓,並率先達到減排的目標,中國和印度才能跟進。但是,從西方民眾角度來看,中國印度已經進入世 界強國行列,他們有錢發展航太技術,有錢壯大核武力量,難道就不能在拯救地球問題上出錢出力?問題很清楚,美國要維持世界唯一超強地位,而中國印度要實現 快速崛起,他們不願接受約束性履行減排,並互相指摘別人不公平,如此一來,制定減排額度就變成了空洞漫長的推諉遊戲,沒有任何實質性結果,這就是目前的現 實。

由此可見,要能夠真正做到遏止溫室效應,還必須有世界和平的共識,有全球共享現代化成果的共識,有遏止核武器擴散並最終消除核武器的共識,有大家不稱霸,但共同來承擔責任的共識,有地球只有一個,挽救地球捨我其誰的氣概,而要達成這樣的共識,不可能只是依賴政客,更要依賴每一個普通民眾,因為環保要真正落實,就必須變成全球民眾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政治和外交的造勢。

---
說的太好了。 T_T
我們都可以喊世界和平,love the earth,但是一旦牽涉到自身利益時有誰願意放手呢,不過是個賽局罷了。
"環保要真正落實,就必須改變全球民眾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政治和外交的造勢。"
共勉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