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3, 2006
[評論] 流放犯的子孫如何紳士化
許博淵
說了社會安全問題,再談談社會道德問題。
澳大利亞最早的幾批移民確實以流放犯為主,但 不久就有許多自由民移居新發現的澳洲大陸和新西蘭,不過這些自由民也不是紳士,而是在英國混得不好的窮人。200年過去了,澳大利亞已經成為一個富足的中 等國家,居民的社會道德水準相當高。先舉一個例子。
今年大年初一,早晨九點三十五分,電話鈴響,是澳大利亞一位華人朋友的拜年電話。說到社會公德,這位朋友告訴了我去年耶誕節的一件事情。他說,他讀大學的 兒子耶誕節那天打工,下班時發現汽車雨刷子下面夾了一封信,以為自己在什么地方違反了交通規則,被罰款了。但拆開一看,是一封私人信件,信中說,“你的車 被我撞了,非常抱歉,我願意賠償”,並留下了電話號碼。他兒子察看自己的車,果然旁邊被撞癟了一塊。他們把車送修理廠修理,然後與那人聯繫,那人付清了全 部賬單。我問,他沒有保險嗎?朋友說,有一類保險,在一定額度之內要投保人自己負責的,如果透過保險公司,經濟上要受些損失,私下了結比較合算。我又問, 知道那人是什么地方的嗎?朋友說是南澳州的。澳大利亞是聯邦制國家,出事地點在首都特區,肇事人在千里之外的南澳,中間隔著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個州, 兩個地區互不統屬,如果不是刑事案件,無法追究,而且當時也沒有人看見,也沒有電子眼拍攝,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沒有這么做。近來,汽車撞了人逃跑的 事情在我國屢有報道,如果朋友兒子這事發生在我國任何一個城市,會有這個結局嗎?我懷疑。
澳大利亞也有不道德的人,也有撞了人逃跑的,他們把它叫做“hit and run”。任何地方,任何國家,都有有德之人,有缺德之人,差別在於量。比較而言,我國上述這樣道德水準的人比較少,而在澳大利亞則可以說是普遍現象,在 報紙上是看不到的,因為它並不能構成新聞。
回到開頭的問題上來。澳大利亞人的祖宗大多是流放犯和鋌而走險的窮人,為什么現在紳士化了,有如此高的道德素養?所謂流放犯,其實都是一些有輕微犯罪行為 的窮人,如偷了一件衣服或者一個麵包之類。那時英國處於“資本主義的初級階段”,犯罪率高,政府採取嚴刑峻法,動不動就絞死或者關押,監獄裏人滿為患,就 找地方流放。北美曾是英國流放犯人的地方,北美獨立了,就把剛發現的澳大利亞當作流放地。這些流放犯,以及貧困的自由民,雖然窮,但心中有追求,那就是做 一個體面的人,一個紳士。當生活有了保障之後,他們就刻意追求,努力改變自己的形象。人都要面子。他們非常在乎自己在別人眼裏的形象,就如同我們的人非常 在乎自己在別人眼裏的形象一樣。不過兩者有明顯的區別,我們的人擔心被人看低了,所以要炫耀,要比富,要講究排場。他們擔心別人以為自己缺乏教養,不像個 紳士。我們舊社會有個笑話,說一個人在門楣上挂一小塊羊油,出門時在嘴上抹一下,對人說,今兒個吃烤羊肉,味道不錯。他講究的是面子,怕人說他窮。小說裏 有個人,口袋裏只有一個銅板,到茶館喝茶,買一個燒餅,吃完了用手指蘸著茶水,假裝在桌上寫字,其實是在粘那些掉在桌上的芝麻。最後一拍腦袋,又用力一拍 桌子,假裝想起來了什么,其實是把落在桌子縫裏的一顆芝麻震出來。在澳大利亞,有的人也並沒有太高的道德素養,在家打老婆,打得鬼哭狼嚎,但一到公共場 所,他就換了個人似的,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儼然紳士。他是怕別人知道他不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為什么兩個民族愛面子的內容不同? 關鍵在於社會結構不同。澳大利亞國家富,居民也富,而且貧富差別不大(近來有擴大之勢),沒有炫耀財富的市場,你炫耀給誰看?恰恰是紳士風度可以體現一個 人是否出身名門望族,是否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我們社會財富不足,歷來貧富差距又大,財富成為一種“生產力”,有錢就有勢,有勢就有錢。於是乎,沒有錢的也 要裝得腰纏萬貫,意在用烏有的錢博取勢,再以勢博取實實在在的錢。當然,這是追根溯源的探討,當某種追求成為社會時尚之後,就形成了群體性的審美情趣和道 德標準,並非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為什么追求這些。那些炫耀財富的人,以為一擲千金是美,是高尚,是可以讓別人羨慕的、美好的東西,心裏並非十分明確此種追 求的背後是什么。那些追求紳士風度的人,也不過是覺得那樣才美,才高尚,才能博得別人的讚賞和認同,並沒有明確地想告訴別人他的出身如何高貴,他接受的教 育如何好。
兩種追求相比較,他們的更好一些。紳士風度不但表現為有禮貌,而且包括謙讓、寬容、與人方便和助人為樂等美德,在發展 過程中又有所延伸,包括了現代文明社會所要求的其他品質。這些美德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教育的結果。教育主要靠家庭,學校是次要的,只有一些昂貴的私 立學校才專門開設禮儀課。但一個不文明的家庭,不可能教育出紳士來。只有父母都具有紳士淑女的風度美德,才能把子女教育好。這就有一個積累的問題。據說, 要教育出一個紳士,需要三代人不懈的努力。好在社會風氣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她無時無刻都在迫使每一個為人父母的人注重這件事情。我看到,諸如垃圾沒有分類 之類的事情,都會有普通市民出面干預。他們把這個稱作社會責任感。如此日積月累,經過200年的努力,終於形成了今天這樣的局面。
為什么流放犯和貧困的自由人的後代今天能有較高的道德水準?以上是我研究的結果。透過對不同文化的比較,可以發現優劣,擇善而從,對我們精神文明的建設恐怕是不無益處的。
[新聞] 冬奧會都靈印象:走馬觀都靈 遺憾離米蘭太近
新華網都靈2月8日體育專電 新華社記者 曹劍傑
都靈的不幸是離米蘭太近。米蘭是義大利第二大城市、歐洲時裝之都和亞平寧半島的交通樞紐,光芒蓋過了離她不到兩小時車程的都靈。
都靈之幸是冬季奧運會的駕臨,四年一度的冬奧會讓人記起原來她也是個不平凡的城市:義大利北部工業重鎮、歐洲汽車之都、翁貝托國王統一亞平寧的大本營、義大利第一個首都。
都靈人是最驕傲的義大利人,對於奧運會的到來,他們沒有表現出受寵若驚或誠惶誠 恐;對於國際奧會的建議或命令,也是一隻耳朵進,另一隻耳朵出,他們以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慢條斯理地準備奧運會。在都靈出生的《米蘭體育報》記者安· 布昂吉奧瓦尼對記者說:“都靈人把都靈,而不是羅馬,視為義大利的首善之地,因為翁貝托是從這裏出發,統一了義大利。現代都靈人從不急功近利,辦事有條不 紊。”
布昂吉奧瓦尼的同事、米蘭人吉納羅·博扎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都 靈人略顯懶散,辦事效率不如米蘭人。他還說,其實大多數義大利人不關心冬奧會,他們認為奧運會僅僅是都靈人的“家事”,最近,義大利媒體花大力氣試圖說服 國人冬奧會很重要。
不管義大利人如何看待冬奧會,都靈因冬奧會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2500名運動 員,數千名記者已陸續抵達,奧運會期間,組委會估計平均每天有2萬名遊客湧入都靈。交通有可能成為最頭疼的問題。都靈的街道不寬,紅綠燈很多,市民無視紅 燈橫穿馬路的現象比比皆是,運動員和記者班車也很難準時,記者在新聞中心等承諾20分鐘一趟的班車,可一等就是35分鐘。組委會保證,冬奧會開幕後班車肯 定準時,而博扎卻提醒記者對此不要抱太大希望。
還有語言問題。記者發現大多數志願者不會說英語,更不用說普通市民了。記者村 接待處的工作人員一半不會英語,另一半說英語夾帶義大利語,還要借助手勢和誇張的表情,令聽者和說者都覺得累。記者想去古埃及博物館,問了不下十個行人, 只有一人用英語為我們指明瞭方向。如果法國人不說英語是出於驕傲,義大利人不說英語是因為不會。
對於外來客來說,語言問題不是無法克服的問題。都靈印制了各種版本的城市地圖,有步行路線圖、公共交通圖、名勝古跡圖等。借助這些地圖,外來客就不必為難都靈人了。
都靈不愧為文化名城,每走百步,必能發現一家書店。這裏到處是17世紀後期巴洛克 風格建築家瓜裏尼的作品。令人不解的是,大多建築的外墻有涂鴉,而建築的主人也懶得擦拭。在市中心的一幢古宅的灰墻上,有人用油漆噴上了“不要高速火車” 的字樣。記者問了懂義大利語的同事才知道,許多都靈人反對修建橫穿阿爾卑斯山、連接都靈和法國里昂的“歐洲之星”高速火車,擔心火車會破壞阿爾卑斯山的生 態環境。涂鴉者用極不環保的方式呼籲環保。
古建築多,博物館也多,最著名的有義大利僅此一家的電影博物 館,還有埃及博物館、薩巴烏達美術館、汽車博物館和王室兵器博物館。博物館的門票5歐元到10歐元不等,採訪冬奧會的記者憑身份卡就能領到贈票,盡情欣賞 都靈的珍藏。
都靈煙民多。街上隨處可見銜煙而過的男男女女,女煙民似乎不比 男煙民少。許多國家的年輕女性抽煙大多為了“扮酷”,像日本時髦女性,她們覺得纖纖玉指夾著一支白色女士煙很瀟灑,她們只注重形式,抽兩口就掐。都靈姑娘 可真有癮,煙不燒到過濾嘴她們是不捨得丟掉的。
義大利擁有全歐洲最先進的垃圾分理系統,但都靈的街頭有點臟。抽煙者隨地亂扔煙蒂,環衛工人則把煙頭掃進下水道了事。狗隨地便溺,而寵物主人視而不見的情景也時能看到。
冬奧會將於2月10日開幕,市區人口不足百萬的都靈是迄今為止人口最多的冬奧會舉辦城市。只要冬奧會辦得圓滿,人們會很快忘記都靈人在生活上的不拘小節。(完)
Thursday, February 02, 2006
[新聞] 歐洲使出渾身解數吸引中國遊客
【大公網訊】中國每年出境遊的人數目前已達3000萬人,到2015-2020年將會達到一億,以法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紛紛制定新戰略吸引中國遊客。
老歐洲手持「文化牌」,不愁吸引那些尚未習慣花上一個星期在高山上滑雪或在沙灘休閑度假的中國遊客。僅法國一國2005年就吸引中國遊客達70萬之眾。
法國是中國人心目中的「浪漫國度」。即使沒有到過法國的人都知道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據法國旅遊局的報告稱,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和凡爾賽宮是中國遊客來法國的必到之處。
香榭麗舍大街和法國的大商場成了中國遊客的購物天堂,而中國遊客在那里把自己變成了「上帝」。據AC尼爾森咨詢機構的一項調查,中國人歐洲遊途中在商店里的平均花費為1500歐元,超過了以能花錢出名的日本遊客。
歐洲駐華商會稱,中國遊客在歐洲創造的市場目前已達10億歐元,歐洲各國忙不迭競相吸引為數越來越多且購買力也越來越強的中國遊客。
據法國旅遊局稱,目前巴黎還是中國遊客的首選,其次是藍色海岸。即使大多數中國遊客都是第一次來歐洲,行程又是如此之緊-十幾天遊遍歐洲,法國本土的22個省份中還是有半數都接待過中國旅遊者。
2004年2月中歐正式簽署旅遊目的國地位諒解備忘錄,9月1日起協議生效。中國公民可以組團赴29個歐洲國家旅遊,包括除英國以外的歐盟24國,以及冰島、挪威、瑞士、羅馬尼亞、列支敦士登。
從此歐洲業內人士期待著大批中國遊客的到來,歐洲各國仍毫不猶豫地斥資美化自身形象來吸引遊客。歐洲的航空空司首先增加往返於歐洲和中國的航班並開闢了和不少中國大城市間的直航。中國春節是旅遊旺季,以往都是機票提價,但此次歐洲航空公司紛紛推出特惠機票。
新華社巴黎3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