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5, 2011

地震、原子彈與日本人的宿命論

地震、原子彈與日本人的宿命論: "- 已使用 Google 工具列寄出"

但是,順應變幻莫測的自然和命運不會使生命變得輕賤。相反,這會使人更加珍惜活在地球上的短暫時刻。那些生活在比較安全地區的人們通過憧憬某種形式的永生 來與死亡的必然性抗爭,即使自己不能求得永生,也要讓功德流芳百世。為人修建的紀念館(比如在曼哈頓或芝加哥)就是為了永久保存下去,至少這是一種理想, 為神建造的紀念館也是如此,例如歐洲的大教堂。

居住在火山坡和地震帶上的日本人不會建造永久的紀念物。傳統的日本建築是用紙張和木材建造 的,其柔韌性足以抵御輕微地震,並不是為了追求永恆。日本最著名的神道教神社坐落於日本中部的伊勢,這座神社是如此之神聖,只有皇室成員才能擔任其高級神 職人員。這座神社始建於1,500年前,可以說既很古老又很年輕,因為它每隔20年就要被拆掉重建一次。唯一不變的一點就是它的非永久性。

東 京和日本其他城市現在有許多用混凝土和玻璃建造的高層建築,具有抗震結構,但這些都是相對較新的開發專案。盡管現在許多建築已經不再用木頭建造(木材太昂 貴而且很難維護),日本的城市建築看起來還是有些偷工減料,很像電影布景,就好像在建造時就預期一切都是暫時的一樣,看起來不太像曼哈頓,更像洛杉磯。

temporary, contemporary.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