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Network.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Network.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May 23, 2018

想當「斜槓青年」?先從了解你需要的工作組合開始 | 黛安.穆卡伊(Diane Mulcahy)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想當「斜槓青年」?先從了解你需要的工作組合開始 | 黛安.穆卡伊(Diane Mulcahy)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我們永遠無法判斷哪些工作、技能或經驗,日後對我們最重要,或是能為完美的機會做好準備。唯有跟著興趣和好奇心走,全力以赴,才是上策。在考量工作組合的內涵時,以下可做為選擇工作的依據。"



無法決定什麼才是重要的


Tuesday, August 08, 2017

自學寫遊戲App爆紅 與蘋果庫克會面擁抱

自學寫遊戲App爆紅 與蘋果庫克會面擁抱: " 退休後,未婚的她在家照顧高齡失智的母親,無法拓展生活圈,此時,她看到電腦的廣告詞:「如果擁有一台電腦,就可以足不出戶和世界交流,與人聊天。」

     這個廣告打動了她。那時候個人電腦並不普及,她還是買了一台,自己裝機,詢問店員使用方法,也看書學習,自我摸索。一開始,她打字很慢,也常常打錯,每天總要花四個小時摸索。

     三個月後的某個星期天早上,她第一次收到網路上打招呼的訊息,「我那時真的好興奮啊,我臉上都是汗水和淚水!」驚喜之情至今仍難忘記。"


擁有飛翔世界的翅膀
專注在每個當下
無論用什麼方式
我也想要幫助更多的人

Wednesday, May 30, 2007

Web 2.0 - Wikipedia

Web 2.0 - Wikipedia:

"Web(在這裡,指代「Web 1.0」)最早的概念包括不常更新(甚至不更新)的靜態HTML頁面。而.com時代的成功則是依靠一個更加動態的Web(指代「Web 1.5」),其中CMS(內容管理系統)可以從不斷變化的內容資料庫中即時生成動態HTML頁面。從這兩種意義上來說,所謂的眼球效應則被認為是固有的Web感受,也因此頁面點擊率和外觀成為了重要因素。

Web 2.0的支持者認為Web的使用正日漸以交互性和未來的社會性網路為導向,所提供的服務內容,通過或不通過創建一個可視的、交互的網頁來充分挖掘網路效應。某種觀點認為,和傳統網站相比,Web 2.0的網站更多表現為Point of presence或者是依賴用戶的門戶網站。

另一方面,其實早在1999年,著名的管理學者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就曾指出當時的資訊科技發展走錯了方向,因為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裡的"Information",而不是"Technology"。若然單單著重技術層面而忽略了資訊的話,就只是一具空的軀殼,不能使社會增值。而Web 2.0很明顯是透過參與者的互動:不論是提供內容、為內容索引或評分,都能夠使他們所使用的平臺增值。透過參與者的互動,好的產品或資訊本著它的口碑,從一小撮使用者擴展到一大班人,一但超過了臨界質量,就會「像病毒一樣廣泛留傳」(葛拉威爾,2002)。"

"事實上,至今沒有人能給Web2.0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每個人眼中的Web2.0都有不同的表述。 技術研究者眼中的Web2.0是SNS、BLOG等社會性軟體的興起;博客們則認為Web2.0是人與人之間更為便捷的互動; 在風險投資商眼中,Web2.0又代表了新的商業機會和行業遊戲規則。

而從行銷者的角度來看,Web2.0則至少意味著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種創新的媒介形式、一個集中的社群環境,以及一種全新行銷理念。

"

Tuesday, April 24, 2007

yam天空-新聞-雜誌-今周刊-德勤TMT 30大趨勢報告出爐 網路將主宰媒體電信

yam天空-新聞-雜誌-今周刊-德勤TMT 30大趨勢報告出爐 網路將主宰媒體電信:
今年全球的科技、媒體、電信(TMT)產業,將會出現什麼樣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所屬的德勤集團(Deloitte),最近四年來,每年都會針對全球TMT產業發表預測報告。

(中略)

我視傳媒將在四月分推出每小時傳送新聞給手機電視使用者的新服務。吳戈卿表示,屆時用戶可先在手機上接收文字新聞,若有興趣則可藉由3G手機即時觀看。

屬於自己的東西,掌握在自己手裡。」吳戈卿一語道破未來媒體與電信產業的發展重點。業者只是盡可能扮演著「把過去的科技重新整合,再推出新服務讓消費者選擇」的角色,只要提供讓使用者滿意的服務,就有生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