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CG.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CG. Show all posts

Tuesday, February 21, 2017

為何無臉男要吃人?或許要等長大了才懂,15年前《神隱少女》最寂寞的3個秘密-電影|宮崎駿|神隱少女|無臉男|千與千尋|神隱少女秘辛-風傳媒-好青年荼毒室

為何無臉男要吃人?或許要等長大了才懂,15年前《神隱少女》最寂寞的3個秘密-電影|宮崎駿|神隱少女|無臉男|千與千尋|神隱少女秘辛-風傳媒-好青年荼毒室: "人必須先尋回自我,才能以正確的方法去追求真正對我們有價值的東西。"

原來人跟自然本就是在一起的,只是大家都忘了自己。或者,應該說人忘了自己,而自然卻被人忘了。只有當人重新認識到這種關係,體驗到由此而來那種滿足和豐盛,人才可以過一個真正的生活,談環保才有意義。

真愛到底是什麼?真的存在嗎?從吉卜力這幾部經典電影,看見長大的5種模樣-日本|電影|動畫|藝術|宮崎駿|神隱少女|魔女宅急便|長大的樣子|動畫電影|貓的報恩|心之谷|霍爾的移動城堡-風傳媒-林子靖: "生命就是一段修行,過程中會面臨許多現實社會與人情世故的殘酷,使得長大變成一件很痛苦的事。但與其逃避不如和它們正面對決,通過考驗便會發現一切海闊天空,人生的路更寬廣,自己也蛻變成更好的人。"

人在忙碌的工作賺錢中,常常會忘記到底為何工作,自己到底是誰?
...
被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會漸漸忘記自己原本的樣子,就像被所有被湯婆婆拿走名字的人一樣,忘記自己是誰。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也不要忘掉自己的初心和樣貌,若連自己是誰都忘了,再多的錢都沒有意義。
...
愛的力量足以撼動一切,它可以給人勇氣。人生中,如果能找到一起分享生命中的美好,一起度過人生的苦難,一個值得對他溫柔的真愛,應該就可以什麼都不怕了吧。

不打擾是我的溫柔!心理師:從宮崎駿電影《神隱少女》學會分手該有的態度...-電影|宮崎駿|語錄|談戀愛|分手|失戀|單身|神隱少女-風傳媒-許皓宜: "斷、捨、探、拾、離"

Tuesday, July 26, 2016

日本今夏缺水中

食中毒者続出、買い占め発生…首都圏が直面しうる「渇水」の現実:イザ!:

今夏話題!庵野流『ゴジラ』完成 『エヴァ』との深イイ関係とは:イザ!: "ゴジラのオファーに「救われた」…4作目に決意新た 庵野監督は、「僕自身、救われた気がした。この作品に救われている。そのおかげで、また『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という作品を作り続けられると思う」。まったく違う作品に携わることで、心身ともにリフレッシュし、エヴァ新作の製作にも意欲を示した。"


嗯哼哼
就是個脫稿跑去做別篇的概念吧

この夏どう過ごす? ファッション、レジャー、暑さ対策:イザ!:

Monday, June 25, 2007

Keroro歐洲軍事交流之旅,是也!

by 李怡志: Keroro歐洲軍事交流之旅,是也!

kawaii~~~~~~~~~~~~~~
I want to travel in Europe with my Keroro too!

Thursday, April 26, 2007

udn數位文化誌 - 資訊社會 - 商業時代 - 御宅經濟,大步向前行

udn數位文化誌 - 資訊社會 - 商業時代 - 御宅經濟,大步向前行

御宅經濟,大步向前行
在日本,鎖定動漫畫迷消費的「御宅經濟」,這幾年也廣受投資研究機構的注目,發表了不少研究報告、專書來探討這個新的市場,堪稱是文化內容產業中的精品經濟...
作者:AIplus

從2006年開始,資本市場上除了「績優」、「資產」、「高科技」、「醫療生化」、「新興市場」等傳統的產業分類之外,出現了一個新明星,所謂的「名牌精 品」產業。「你買不起LV,但是可以當LV的老闆!」這樣的口號吸引了不少投資人,多檔精品基金紛紛上市,在許多傳統股票已經逐漸顯露疲態的背景下,「精 品經濟」的規模從2000年的800億歐元,成長到2005年的1350億歐元,平均年成長率超過百分之十,顯得活力十足。

在日本,鎖定動漫畫迷消費的「御宅經濟」,這幾年也廣受投資研究機構的注目,發表了不少研究報告、專書來探討這個新的市場,堪稱是文化內容產業中的精品經濟(詳情請參閱傻呼嚕同盟新作《ACG啟萌書》,木馬文化出版)。

分析這兩者蓬勃成長的原因,有不少相似之處:

一、消費生力軍出現:近年來新興經濟體,如所謂的「金磚四國」或是「N11」,造就了這些開發中國家的新富階級,使得具有能力消費精品的人 口大幅增加。而二十年前沈迷於動漫畫的青少年,如今也成為三四十歲的中堅階級,這些尚未從御宅界「畢業」,而且具有高消費能力的初代御宅族,逐漸取代青少 年成為御宅市場的消費主力。

二、非「必需品」,而是「收藏品」:不管是蒂芬妮的珠寶,或是動漫人物的等身大抱枕,都不是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必需品雖然擁有最巨大的客 源,但是不論是從供給面或是從需求面來看,都已經近乎飽和。邊際效用遞減、加上消費者在必需品市場精打細算貨比三家的習慣,使得這個市場猶如殺戮戰場。收 藏品市場則恰恰相反,所謂的「收藏」有如黑洞一般,是一種「邊際效用遞增」(買了越多,就想買更多)的不歸路,因此沒有市場飽和的疑慮。

三、受景氣循環影響程度低:由於精品、動漫商品來自心理面而非物質面的需求,所以在不景氣的時代,這些消費者會傾向削減其他方面的支出,在 精品方面往往由於「禁斷(成癮)症狀」而會繼續消費,我們經常聽到年輕上班女性即使卡債累累也要買精品,御宅族節衣縮食而大買各種限定商品的案例。此外, 平均而言精品消費者與御宅族的經濟能力較高,也使這些市場受景氣影響較低。

四、對於商品近乎吹毛求疵的高標準要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進軍這個「藍海市場」也不是這麼簡單。這些消費者雖然很願意掏出大把銀子, 但是他/她們對商品的品質要求也遠比其他消費者高,否則就不叫「精品」了。套用波士頓顧問集團對「精品」的定義:「中產階級的消費者為釋放過大的生活壓 力,以仔細小心挑選高品質、高性能及能滿足自己情感需求的商品或服務。」大量生產、粗製濫造的東西如何能滿足「鬱悶的中產階級的情感需求」呢?一旦商品出 現瑕疵,或是設計品味欠佳,這些吹毛求疵的消費者老爺立刻會棄之如敝屣,名牌精品如是,動漫商品亦如是。

比較以上的市場特性,我們不難瞭解,在少子化以及閱聽人口逐年下降的衝擊下,動漫畫相關產品(特別是與「萌」系作品相關部分)在文化產業中卻能逆勢成長,航向藍海。台灣近年「振興文化內容產業」口號喊得震天價響,這個新的產業操作模式,頗值得參考。